在唐朝末期,随着社会动荡和连年天灾的不断侵扰,朝廷的压榨越来越加重,百姓的生活变得愈加困苦。尤其是盐税的增加,令许多人无力购买盐,只能勉强吃些不加调味的淡食。由于高额的税负,许多贫困的百姓为了逃避这些苛捐杂税天宇优配,开始铤而走险,投身私盐买卖的非法生意。公元874年,唐僖宗刚刚继位,而在这一年,普州出现了一个名为王仙芝的盐商,他聚集了几千名农民,发动了反抗暴政的起义。不久后,山东曹县的黄巢也响应了这一反叛行动,他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“冲天大将军”。 黄巢年少时受过书法教育,精通骑射,且曾多次参加科举,但未能高中进士。35岁时,他决定领袖农民起义,迅速地与王仙芝的起义军合兵一处。两支起义军势如破竹,接连攻占了多个州县。此时,朝廷不再仅仅依靠武力镇压,而开始采取收买的策略,企图分化起义军。王仙芝一度心生动摇,然而黄巢及时制止了他,决定继续斗争。很快,起义军开始分兵两路天宇优配,准备攻占更多的领土。
公元878年,王仙芝在湖北战死,然而他的部队重新归顺黄巢。此时,黄巢的势力越来越强,短短一年多,他便攻占了越州、衢州、建州,直至广州,并在那里休整。经过短暂的修整后,黄巢决定北上,直指京城,要求朝廷为百姓的不幸遭遇负责。公元880年,黄巢的军队突破了潼关,兵锋直指长安。由于各地将领选择投降而非与之对抗,唐僖宗不得不仓促逃亡,最终藏匿至成都。黄巢占领长安后,首先对百姓进行了赈济,发放粮草和资金,然而几日之后,他便在长安宣布登基,自立为帝,定国号“大齐”。 黄巢建立新朝后,立即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被免职,虽然三品以下的官员被保留下来,但黄巢却重用亲信,安排他们担任重要职务。然而,许多原朝廷的官员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新朝的任命,却并不愿意效忠黄巢的政权,于是纷纷藏匿躲避。对此,黄巢愤怒至极,下令大规模屠杀那些反叛的官员及其家族。数百名官员和他们的家人惨遭毒手,血腥的屠杀让人心惊胆寒。 然而,黄巢的残暴行径并未因此停止。在一首诗的流出后,他便下令屠杀了超过三千名能够写出此诗的文人。与此同时,唐朝也开始组织大军围困长安,数十万的义军被困在城内,长安的粮食储备极度匮乏,局势变得异常艰难。此时,大将朱温选择投降唐朝,随后,唐朝派遣了李克用等精兵与义军作战。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,义军遭遇了巨大的失败,伤亡惨重。黄巢带领残余的队伍不得不撤离长安。虽然如此,黄巢依然没有悔改,反而更加暴虐。 在他撤离长安后,黄巢的军队因缺乏粮食而陷入困境,士兵们甚至以草根树皮为食,传言中甚至有人为求生存而发生了人吃人的悲剧。绝望中的黄巢下令手下制造石臼,将俘虏活活碾成肉末,供军士们食用。到公元882年,唐朝派遣王处存领兵攻打义军,黄巢明知自己无法抵抗,却依然选择逃走。 然而,当长安城的百姓得知黄巢逃走的消息时,大家无不松了一口气。令他们没想到的是,黄巢很快带领军队卷土重来,重创了轻敌的王处存。黄巢对长安百姓的背叛愤怒至极,一怒之下,命令军队屠杀了整个城市的百姓。据说,当时长安的地下水因血腥屠杀变得通红,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惨死在黄巢的刀下。 这场以“冲天大将军”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,最终以黄巢的死去而告终。公元884年,黄巢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关于他的死因,众说纷纭。有一种说法是他死于外甥之手,另一种则认为他自杀身亡。至今,黄巢的死因依然成谜,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的历史遗迹与对他残暴行径的深深遗憾。 发布于:天津市股达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